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书香学院 > 正文

【青春访谈·第6期】不管是军人还是教育工作者,他都很优秀

2025年04月07日 11:08  点击:[]

 

 

 

访谈者:季汝甜  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受访者:胡丽松  文学与传媒学院(原中文系)2012届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后保留学籍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2014年7月毕业;现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捧曼广小学负责人。     

 

一、追忆青春 

问:还能回忆起当年到丽师求学的情景吗?

胡丽松:生长在丽江的我自幼便浸润在古城传说中,但一直以来也没有真正驻足过丽江,直到2009年9月,父亲陪我来到黑龙潭教育路(丽师旧址)报到,我才算真正与“丽江”相认。初来报到时一切都是新奇而又陌生的,是中文系大二师兄师姐们的迎接,让我瞬间踏实下来。

问: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校园环境怎么样?还记得你们在哪个班、班上有哪些有趣的同学吗?

胡丽松:当时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北靠玉龙雪山、南邻黑龙潭,学校背后就是象山。2010年9月搬到了新校区,刚过去时路面正在铺设,不久后所有的校园环境设施就慢慢完善了,一切都是崭新的。我当时在2009级语文教育2班,退伍后分在2014级语文教育2班,不管是原来的班级还是后来的班级里,同学们都非常和善友好。

 

 

毕业留影

 

问:哪些老师的教育教学对你们的成长影响较大?

胡丽松: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韩敬源老师,我最喜欢上他的写作课。在他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写诗,还参加了中文系的写作大赛,有幸获得了优秀奖。当然还有其他的,如王顼老师、甘甜老师、陶其明老师、和建华老师、胡拓老师、殷爽老师、马晓垠老师等师长,也对我影响深远。

问:学院(中文系)的哪些学生活动是你记忆最深刻的?

胡丽松:2010年时,我任中文系学生会组织部部长,记忆最深刻的当属中文系组织的迎新杯篮球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热闹又温馨,是一个美好记忆。

 

 

迎新杯篮球队友合照

 

问:你最喜欢的课程是哪些?主讲这些课程的老师授课的场景还记得吗?

胡丽松:我最喜欢周文英老师的现当代文学课和韩敬源老师的写作课。周文英老师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她治学严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设计,将文学素养培养与思辨能力训练有机结合,深受学生爱戴,她讲述的《沙漠上鲜活的鱼》令我记忆犹新。韩敬源老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的“写作”专题讲座常常人满为患。他的课堂生动有趣,常以幽默诙谐的文本解读激活学生创作思维,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校园时光 

 

问:上学时你喜欢的丽江美食是什么?你们宿舍最有趣的事能不能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

胡丽松:我最喜欢的丽江美食是宁蒗凉粉和杂锅菜。宿舍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是爬山,周末与舍友相约攀登学校对面的高山,登上山顶时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感。

问:上学时,在丽江你觉得最美好的时光是什么呢?

胡丽松:我认为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周末清晨,与同宿舍的兰子乾相约篮球场,在1v1对抗中尽情打球流汗。

问:能简要介绍一下你的就业之路吗?能否谈谈你工作以来的趣事、成长、收获?

胡丽松:当时面临毕业,内心惶恐不安,因出生于军人家庭并深受父亲影响,未毕业便与家人商议,毅然选择参军。体检政审合格后,在部队磨炼了两年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丽师,最终在2014年7月顺利完成了学业。因为在部队的经历,毕业后我没有选择离乡工作,而是选择了留在家里陪伴父母。

 

 

 

问:张桂梅老师是我们的杰出校友,她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对你的成长有没有影响和激励?

胡丽松:作为教育者,我认为张桂梅老师是真正的榜样。她的事迹让我明白:人的伟大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为社会及他人所作的奉献。这种精神使我更加坚定信念,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向他人传递希望与力量。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成长的道路,让我在困境中勇毅前行,在追梦时步履坚定。她的事迹更让我明白,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能克服的。

问:对多年的工作,请谈谈你们的经验吧。

胡丽松:经验谈不上,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自2011年12月参军入伍后,我一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刚入伍时说不想家是自欺欺人,3个月新兵连经历记忆深刻。每天需完成五公里、俯卧撑等大量体能训练,这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刚开始训练特别疲惫,甚至萌生退意。新兵连纪律严苛,从起床、洗漱、整理内务到限时五分钟的用餐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和标准要求,任何失误都将受批评处罚。这种严格的纪律要求有助于培养新兵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而持续训练后我的体能也显著提升,为今后的军旅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新兵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思念。同时,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格的管理,心理压力也比较大。但是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我们也逐渐适应了军营的生活节奏。

 

尽管新兵连生活充满艰辛,但这也是一个磨砺意志、锻炼自我的宝贵机会。这段历练使我完成从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蜕变,为后续立功受奖奠定基础。两年服役期,我屡获连队主官表彰,两次获评"优秀士兵",一次荣获"爱军精武标兵"。正是部队锻造了我。

 

 

“爱军精武标兵”的奖章

 

 

“优秀士兵”荣誉称号

 

 

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作为退役军人兼教师,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中兢兢业业,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各项荣誉证书

 

 

军旅生涯帮助我淬炼品德、磨砺意志、强健体魄,也加深了我对责任、使命和担当的深层理解。从教10年间,我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用自己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把在部队养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好习惯融入教学。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用心引导每一名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外做好少年"。 

如今走上管理岗位的我,将循着前辈足迹持续创新。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以更务实的作风服务大局。

 

 

 

组织学校会议

 

 

 

三、对未来的展望  给学弟学妹们及学校说的话 

 

胡丽松:同学们,无论你们未来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都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努力拼搏。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积累知识、磨砺意志、培养爱心和责任感,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珍惜每一个成长的机会,积极面对挑战,在不断尝试和突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青春是一场美丽的旅程,时间是此程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珍惜读书时光,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勤奋书写青春的华章。 

 问:你觉得大学时代最好的学习状态是什么?专业学习对成长的建议。

胡丽松:大学最好的学习状态莫过于每天晚上提前到学校图书馆安静地看完自己喜欢的书籍。建议:“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时,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当年教你们的老师陆续退休,学院(中文系)又不断有新教师加入,时光流逝,但精神家园还在。也希望你工作之余再回丽江,回到母校,追忆青春的似水年华。

 

 

大学时期照片

 

最后说说对母校学院的期许:

后会有期,母校永存于心,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告别这充满青春记忆的校园,开启人生新的征程。此刻,站在离别的十字路口,回首往昔,心中满是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与无尽期许。 

亲爱的母校,您是我们梦想起航的港湾。在这里,我们从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课堂上,老师们用智慧的火花点燃我们求知的欲望,用严谨的态度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校园里,丰富的活动让我们学会团队协作,培养创新思维,找到自己的兴趣所长。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场讲座,都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母校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更进一步。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打造一支既有深厚学术造诣,又充满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让每位老师都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会铭记自己是母校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定会秉持母校的教诲,在各自领域努力拼搏,为社会贡献力量,为母校增光添彩。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母校定能蓬勃发展,在教育领域创造新的辉煌! 

母校!愿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上一条:【青春访谈•第7期】后浪奔涌,未来可期 下一条:【青春访谈·第5期】年少的一次鼓励,一张证书,真的会开出花,长成树

关闭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